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宗座生命學院集論衰老、殘疾

宗座生命學院,於二零一四年二月二十至二十一日,舉行了第二十次大會。主題為衰老及殘疾。
隋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在世之生命得以延長。除了帶來長壽之外,也帶來了一大批有某些殘疾的老年人。
事實上,全球六十歲以上的人口比五歲以下的多;而在二零三零年,六十歲以上者就會比十歲以下者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十億人是殘疾人仕,而當中四份之一是老年人。
很多殘疾其實跟活習慣有關。加上年紀老邁,以及一些疾病如中風、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老人痴呆症,以及它們帶來的後果,形成了各種殘疾。而發病率則與貧窮問題,和他們可得之有限度醫療服務有關。
不少國家因老年人和殘疾人仕的人數上升,需要提高照顧他們的支出。世界各地對醫療服務的憂慮也加深了︰如醫療服務的分配、可行性、質素及財政上的持續性等等。也有人懼怕,在不久的將來,醫療問題最終會在社會不安穩的情況下崩潰。
公教社會輔導可以透過兩大宗旨︰團結和輔助,解救這個問題。前者可促進殘疾人仕與家人及親屬間的聯繫,形成基本的社交網絡,更是政府資助以外的另一個解決方法。輔助則可讓老年人變得開懷,不再依賴藥物,更可讓他們得到解脫。有些人亦提到有需要改變醫療服務提供之模式,強調防患未然及對他們的教育。
老年人與殘疾人仕被視為社會中的弱勢社群。現代人對他們有著兩種不同,甚至是矛盾的看法。在一方面,一些有愛心、正義、反歧視的人要求大家關注這些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享樂主義及功利心態令人嚮往完美及長生不老、青春常駐的生命,也令人難以接受弱勢社群的脆弱與依賴。後者強調自我照顧及自我實現,會導致這些弱者只可以安樂死及協助自殺來解決自身的殘弱。
這矛盾於二零零八年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曾出現。雖然裡面有些能夠保護殘疾人仕的正面元素,但羅馬教廷因其首次承認墮胎是基本權利而沒有簽約。
法國倫理學家Marie Jo Thiel認為關懷殘疾人仕的時候,不只視他們為有需要、脆弱的,同時,根據人權和護理倫理給予他們權力,視他們為兄弟姐妹。
衰老是種神秘的狀態,科學試圖滲透,甚或征服它。人均壽命在過去一百年間上升了三倍。我們可以再延長我們我壽命嗎?現代醫學的目標似乎是要製造沒有殘疾的長壽。有許多研究者試圖找出人衰老的原因,要將其停止甚至逆轉。再生醫學的目的是通過幹細胞療法更換受損的細胞和組織。不過我們必須想一想︰值得這樣做嗎?代價是什麼?生命真的可以被無限延長?能免疫殘疾的藥是否藥物存在的最終目標?基督信仰為我們帶來永生的另一個意義。
正如教宗方濟各對學院成員講話時所說的︰「健康固然是個重要的價值,但它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老年人所經歷最嚴重的剝削,並不是身體的虛弱,也不是因身體殘弱所導致的殘疾,而是被遺棄,被排斥和愛的剝削。」
譚傑志神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