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黑色醫學大揭秘


最近,我看了由卡爾‧埃利奧特所寫的《白衣黑帽︰黑色醫學大揭秘》( White Coat, Black Hat: Adventures of the Dark Side of Medicine, by Carl Elliot.)。並寫了這書評。

在這文中,作者對醫藥所面對的分歧問題,即救人與利潤的問題,作了深入的研究。由於已發展國家的醫療支出佔了全國產生總值的大部份,醫療業已成為創業家用來賺錢的目禁。然而醫療扶危救急的精神,並不是商業化可以容易改變的。

卡爾對這個情況的評論,是在醫學界出了名的。他在書中以不同的例子來解釋鑽利益、最大化如何令到其科研價值或是病人益處被忽略。

在「人體試驗」這一章裡,作者描述了一些為了金錢,願把自己當作研究對象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到這研究所存在的道德問題。因為這是一件只為了利益而做的事情。而且「白老鼠」們有時需要同時接受多項試驗,影響了研究結果的準確度。再者,製藥過程中的割喉性質令到「白老鼠」成為了試驗必需品。

「代筆」是指一些藥物商會以知名醫生或研究員的名義,撰寫學術文章。藥商會以此推銷產品,學者又可藉著他們有份撰寫文章刊物大賣而賺到錢,可謂雙贏。簡單來說,藥物界會推薦一些知名人士去做自己產品的代言人。這點子會湊效,皆因學界多會信從權威人士的見解。有些知名人士甚至會獲得高達七位數字的酬金!這樣做的問題非常明顯,就是會誤導一眾讀者。

除此之外,藥商還會用送禮、請客、或是送藥物樣本,去賄賂醫生和醫科生,驅使他們改變處方的方式。在那章「新藥推銷員」中,藥物代表只是反映了藥物商會用比研發新藥高出四倍的成本去做市場規劃。

最後,還是有一些生物倫理學家及有醫德的醫生拒絕了這不道德的勾當。他們描述了藥廠如何操縱他們,例如在公眾面前隨便蓋個印就說經過認証,或是當有醜聞爆發時如何平息。有不少生物倫理學家,因座在藥廠的顧問席上,無從選擇,批評一些出版社不專業,因而令到生物倫理這門學問沾上污名。

儘管這本書內容不錯,但作者用到的例子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何況,在這醫學越來越商業化,病人當作客人的社會中,跟公眾解釋醫療服務供應鏈錯綜複雜的關係,並沒什麼作用。



譚傑志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