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知識產權與生命倫理

香港政府於去年年底就檢討香港專利制度徵詢公眾的意見。維基百科亦於一月十八日全球性地將整個英文維基百科網站下線二十四小時,以抗議美國國會準備表決的《禁止網絡盜版法案》(SOPA)和《保護知識產權法案》(PIPA)。保護知識產權在現今的社會當然重要,但維護知識產權可否有不道德的一面呢

盜版其實和一般盜竊是有分別的。當甲盜竊了乙的一件物品時,甲擁有了並可以用那件物品,而乙失去了並不可以用那件物品。若甲借了乙的書本,復印了它然後還了書,甲和乙都擁有了並可以用那本書的資料,因此盜版和盜竊是有分別的。當然盜版不是影響到那件物品的擁有者,反而是減少了創作者的收入。但創作或發明者應有的回報是多少?若版權或專利持有人把知識產權當作印鈔機,盡量賺取利潤,難怪有些人對維護知識產權覺得反感。

當我們將視線放到藥物和醫療科技的時侯,知識產權便可以涉及生命倫理。雖然大家不可以忘記,藥廠和醫療器材製造商始終是要盈利的商業機構;但行商其實是可以有良知的,並可顧及社會利益的。當藥廠要延長專利,以增加利潤,因而推高醫療開支,令一些病人無法得到所須的治療,藥廠的行為又會否是不道德的呢?

曾有報導指某藥廠聲稱,出於憐憫之心,藥廠會捐出一年的特效藥,幫助治療一名在某非洲國家,患有罕有病症的小孩。小孩服用了特效藥,漸漸康復然後正常成長。過了一年的捐贈期,藥廠便要求孩兒的父母,全費購買昂貴的特效藥。那孩兒的父母當然沒有能力購買藥物,因此孩兒的健康,因停藥而惡化下去。父母向議員和傳媒求助,動員公眾壓力,迫使政府為小孩購買昂貴的特效藥。但非洲國家始終不是富有的,而政府為小孩買藥,會令其他病人無法得到所須的治療。這始終是不公平和不合乎倫理原則的。藥廠的行為更可以與販賣毒品的罪犯比較。試問,毒販免費供應毒品,令人上癮,然後要求染上毒癮者購買毒品;這和藥廠的行為又有何分別呢?

如果專利持有者為了保障個人利益,利用專利權的條款,阻止其他人研究某些基因、病變等等,令他人不能發展更有效或更先進的診斷或醫療方式,這絕對也是不道德的。而政府也不應該以維護知識產權為理由,讓這些不道德的事件發生。

維護知識產權來推動創新和發明,是現今社會重要的一部分。但版權或專利持有者的行為,不只是商業行為那麼簡單。醫藥的知識產權,往往會涉及生命倫理。那時候社會不能只希望知識產權的擁有者,根據自發性的良知行事;政府亦可能有責任,以維護公眾利益為理由,立法限制知識產權擁有者利益。

歐陽嘉傑醫生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身體神學及生命倫理

在我實習行醫的第一年中,我還清楚記得一個個案,一個苦惱透了的病人來找我,因為他跟他的秘書上過床。他不知道這次出軌行為會否令他感染愛滋病,希望我為他作測試,因為他不願妻子也冒感染的風險。他承認這種出自激情的行為是多麼愚蠢,並希望能加以修補,和不會帶來更多的傷害。他承認可能因為害怕令妻子受感染,已好幾個星期沒有與她親熱了。由於愛滋病病毒的潛伏期可長達六個月,在這初期,愛滋病病毒測試沒法確定他是否受到感染。我為他解釋這刻的測試不能帶來任何幫助,而且沒有測試能百分百肯定他不受愛滋病感染,我隨之勸他把婚外情的真相告訴妻子。他對這建議感到驚訝,並為此感到羞愧。他沒有作測試便離開了診所,我亦再也沒有見過他了。

多年來我見過的無數病人,這件事仍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顯然,因慾火焚身而犯了錯誤,令這個感到懊悔的人陷入道德困境,卻害怕請求寬恕,而不能獲得解脫。我們在此探討這個案所帶出幾點有趣的地方,即人的身體和性,性慾和羞恥的事實,以及我們身體的倫理特性。

可以肯定地說,性慾、恥辱和神學不可能成為當代生命倫理的話題。遺憾的是,俗世的學術機構,往往因為否認人有心靈的層面,而忽略了一些偉大的著作,如若望保祿二世的作品。它們是智慧的寶石,即使不能把俗世的生命倫理學,從二分法的基礎中拯救出來,亦可為它開拓一個新的門徑。

1979年到1984年,這位已故教宗在一系列在每週三舉行,以信眾為對象的教理講授中,致力反省身體的神學意義。整輯的發言,今天被稱為身體神學,為教導天主教的性倫理,已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工具。當中許多對身體和性慾的深刻見解,確實令人信服,甚至非基督徒也能接受。現代文化對身體的理解,遺憾地經常把性慾和羞恥的經驗,簡化至生物學層面。因此,神學身體可以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以補充這些不足。

去年羅馬舉辦了一個神學,以神學、哲學、生命倫理和牧民的角度,來分析這門嶄新的教導。我在講座中探討了這門神學如何可以光照當今流行的命題:生育控制技術、操縱身體、色情及預防愛滋病的避孕方法。

在今天許多生命倫理的爭論之中,最為明顯的,是把我們的身體視為物件和商品來加以操縱。這情況常見於避孕和生殖技術、代孕母親及利用剩餘胚胎作幹細胞的研究。事實上,在這些爭論中,更深層的問題很少被提到,就是如何正當地處理自然和技術之間的關係。即使科技進步已令人類能支配大自然,但科技的應用仍有一定的限制,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是自己真正的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隸。在此,正確地使用科技尤其相關,特別在生命的繁衍上。

教會被指控讓愛滋病蔓延,因為她堅決反對使用避孕套作為預防愛滋病的方法。這是身體神學可帶來啟示的另一地方。世俗心態再次趨於把這簡化為預防是否有效的問題,而不考慮人在這方面行動的自由本質。以這種方式設想,男與女便如動物一樣,沒有能力為更高尚的美善而控制自己的性衝動,及為此負責;只有推廣使用避孕套,才能減低感染率,挽救生命。這實質上否定了自制的可能性,人在自制中,更足以反映每個人的自由。

色情和賣淫是兩個與操縱身體明顯地相關的議題。不幸的是,許多廣告和宣傳機構為謀取商業利益,而利用了人體及其性的特質。在藝術和色情中把身體物化,違背了身體作為奉獻給另一個人的禮物,以期達至人際共融的事實。身體是一個主體的人的自我呈現,由於身體在人際共融中有如此巨大的價值,使赤裸的身體成為藝術和廣告的一件物件,便成了一個倫理問題。

若望保祿二世遺留下來的身體神學,向我們展示了,如果人體不只是追求性趣的器宫,而是整個人的表達,那麼它永不能被利用作為手段,為營利、商業、財務或科學增益。把身體貶為物件,讓它能被科技任意操縱,不僅嚴重侮辱人的尊嚴,而且也危及人性的未來發展。

譚傑志神父